只有着力解决新时代新课题,才能成就伟业、开创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没有变。但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又面临着不同的新课题。只有着力解决新课题,我们才会不断形成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使之成为党的行动指南。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历程,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同志着力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课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着力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课题,创立“叁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着力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课题,创立科学发展观。今天我们面临又一个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回答和解决新课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长期坚持,也要不断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任何先进的理论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都是时代发生变化的产物。时代变了,新的实践需求呼唤着新的思想,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就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叁个意味着”具有十分深刻的含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是就中华民族而言的历史性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们着重解决是站起来的问题,或者说是“挨打”问题;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我们着重解决的是富起来问题,或者说是“挨饿”问题;今天我们着重要解决的是强起来的问题,或者说是“挨骂”问题。为此就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确实是时代发生变化的形象性标示。“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就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而言的政治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自上个世纪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前所未有的低潮,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维系于中国的坚持。自那时以来我们韬光养晦、埋头苦干,终于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显示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迎来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如果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我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中国救了社会主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就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而言的世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成功,说明实现现代化不只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一条路,完全可以走出既保持民族独立又快速发展的新路来,这对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必然从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中央之国”。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只有牢牢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继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后,又一次作出新概括。应当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也不是替代意义上的根本性变化。它不同于36年前果断抛弃过去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斗争作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那样的变化,是一种量的变化而非质的变化。其变化主要在于:一是丰富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有更高要求,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二是找出了我国社会生产的突出问题,已不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的问题,因为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只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这样的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辩证分析,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社会主要矛盾既然变化,就会有新的要求,概括起来说,就是“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九报告用“更加”一词多达44处,是有明确意图的。在“更好”“更加”上做文章,同样能够创造出一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丰功伟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