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谭君强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歌叙事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齿窜奥00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
一 成果的主要内容
1.学术史梳理
诗歌叙事学是伴随跨文类叙事学(transgeneric narratology)研究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这一研究主要在21世纪以来逐渐出现,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态势。该成果对国内外诗歌叙事学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基本的梳理,展现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国内外对这一领域所进行的研究,大体上是同步发展的。但国内国外对基本上同一的研究运用了不同的名称。国内研究者明确地将这一研究称为“诗歌叙事学”,而国外的研究,通常采用“抒情诗叙事学分析”(narratological analysis of lyric poetry)、“诗歌叙事理论”(theory of narrative in poetry)或“诗歌叙事研究”(study of narrative in poetry)这样的名称。采用不同名称的原因主要与国内外对文类区分所使用的“三分法”和“四分法”有关,也与各自文学发展的状况有关。
2.诗歌叙事学的研究对象
诗歌叙事学可以从诗歌的形式出发,将所有诗歌、包括抒情诗和叙事诗涵盖在内。然而,该成果所进行的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基本上限于抒情诗歌。这一选择主要出于如下叁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从诗歌叙事学研究的创新性来说,唯有成功地展开对抒情诗歌的研究,方可表现出这一理论创新的一面。因为,叙事诗作为叙事文本的一种类型,已经涵盖在叙事学已有的研究中。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完全可以适用于对叙事诗的研究,只要注意二者在形式上的差异,进行适度调整便可展开相应的分析。而抒情诗歌却长期被排除在叙事学研究的范围以外,如果能够将抒情诗歌纳入叙事学研究,并展开令人信服的分析,那么,诗歌叙事学这一开启新路径的研究就可以在叙事学研究的宽广领域中站稳脚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第二,从研究的实践看,对抒情诗歌的叙事学研究很晚才进入国内外研究者的视野。这一领域的研究数量仍然有限,质量也有待提高。因而,在目前国内外仍显薄弱的这一领域多作努力,将可以加强这一具有重要意义却仍显单薄的研究领域,促进其学术上的发展。第叁,中国传统上是一个抒情诗的大国,“中国抒情传统”说有着广泛的影响,也使对抒情诗歌的叙事研究几乎被抒情传统淹没。如果能够成功地对包括丰富的中国历代抒情诗歌展开叙事学分析和研究,从中寻找出中国诗歌丰富的叙事传统,无疑将为中国诗歌研究增加一条新的有效的研究途径,从而丰富数量巨大的中国抒情诗的叙事研究。
3.诗歌叙事学研究的可行性
诗歌叙事学借鉴和运用已有的叙事学理论资源来展开对诗歌尤其是抒情诗歌的研究。处理好叙事与抒情之间的关系,方可将这些具有科学价值的成熟的方法延伸到对抒情诗的研究中。该成果的可行性表现在如下四方面。第一,从人类的认知活动来看,叙事与抒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缺一不可;从文学作品的实践来看,抒情与叙事从内容到形式往往相互关联,从未被完全割裂。第二,无论在诗人的创作,还是读者对诗歌的欣赏与解读中,都不会将抒情与叙事对立起来。第叁,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情感的发生并非无迹可寻,它有其内在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既表现在诗人由情感的触发而创作出抒情诗歌的过程中,也表现在抒情诗歌本身透过抒情人所展现的情感体验中。第四,从交流的意义来说,叙事不可或缺,它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认知联系在一起,与叙事这一无所不在的符号实践联系在一起。诗歌包括抒情诗歌从广义上都属于叙事这一无所不在的符号实践的范围。从上述意义出发,可以看出诗歌叙事学研究是可行的。
4.抒情诗的叙述交流与抒情主体
在抒情诗歌中,情感的抒发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叙说,内在地隐含着叙事的要素。通过抒情主体对抒情对象的情感抒发实现叙事交流,并最终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这种以情感抒发表现的交流,既可针对特定的个人与群体,也可针对抒情人将之人化的自然物体和各种其他现象,还可针对抒情人自身。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诗人透过抒情人所意图实现的是与最广大的读者的交流,引起读者的共鸣,实现情感的共享。抒情诗中的抒情人通常被更多地与抒情诗的创作者,即作为文学主体或写作主体的诗人关联起来,这一观念在中外抒情诗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抒情文本中的抒情人与诗人本身契合无间,两者完全一致。在两者的内在关联中,实际上表现出种种复杂的情况。抒情人与诗人是不可能完全认同的,透过抒情人所表现的情感也不等于是诗人自身体验的不具中介、无过滤的展现。成果以大量的抒情诗为例,揭示出文学主体与抒情主体之间所存在的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5.抒情诗的“外故事”
从对叙事文本分析所产生的故事与话语的二元区分中,催生出抒情诗歌中“外故事”与话语的区分。该成果从这一理论视野出发,以中国古典抒情诗为例,探讨了表现在其中的“外故事”。这些“外故事”的主要类型包括:典籍记叙的外故事;诗人标记的外故事;与叙事文本相融的外故事;记叙评述的外故事。同时,还从文学的互文性关系出发,对中国古典抒情诗中所存在的“外故事”做进一步的挖掘,探讨在抒情诗的情感抒发与叙说中,外故事与抒情文本的交互影响,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及其所具有的意义。对外故事及其与抒情文本相互关系的探讨对揭示抒情文本中蕴含的故事要素,并由此深化对抒情文本的理解无疑是具有帮助的。
6.抒情诗的叙述时间
对时间的思考是世世代代的核心关注之一,无论是对时间主题的追寻与探究,还是对于时间的具体表现,在任何时代的文艺作品中都广泛存在。在抒情诗这种篇幅短小,更适宜于吟诵个体情感的作品中同样显得十分常见,其表现也显得更为精巧别致。该成果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抒情诗的时间性。以叙事学研究的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作为参照,跨越不同的文类,对抒情诗的时间表现进行了探讨。从时序、时长与频率叁个维度入手,探讨抒情诗所表现的叙述时间。在抒情诗歌中,时序的错位没有叙事文本中那样频繁易见,因为短小的抒情诗篇中不会充斥太多复杂的情境与事件。但这种时间变化和错位在抒情诗歌中依然存在,它的运用往往可以产生别具意味的效果。时长涉及叙述节奏的问题,以时间的概要、延缓、场景、停顿、省略这五类时长关系作为参照,揭示出抒情诗的各种时间节奏。对抒情诗的频率关系,主要探讨的是其中的重复。通过对抒情诗叙述时间的探讨,在展现各种不同的时间表现的同时,致力于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意义。
7.抒情诗的空间叙事
从文本实践来看,空间叙事是一种重要的抒情叙事方式,空间呈现在抒情诗中有明显的表现,因而,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对抒情诗的空间叙事和空间呈现进行研究,值得引起认真关注。成果从诗歌创作的想象力出发,探讨了抒情诗的空间叙事,认为抒情诗的空间叙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叙事,而是空间意象叙事。意象的呈现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抒情诗中呈现出多个单个的空间意象,这些单个意象尽管可以形成孤立的空间意象,却未必具有进一步的意义。因而,在抒情诗歌的空间意象叙事中,意义的出现离不开由各个部分,到各部分的配合,最后再到整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多个意象之间的参照与交互参照构成为意义。成果探讨了抒情诗的空间呈现,认为抒情诗空间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抒情文本的地理空间呈现、心理空间呈现、以及图像空间呈现。这些不同的空间表现各有其构成特征,并形成各有所不同的叙事动力。
8.抒情诗的叙事动力
抒情文本与叙事文本一样,存在着特定的叙事动力。成果探讨了抒情文本中抒情人的情感变化与发展,这一作为情感抒发的叙事进程的展现,文本动力与读者动力相互结合,推动文本的发展进程,以及在这一进程中读者的接受。对抒情诗叙事动力结构的分析,可以细察抒情诗歌以特定的结构和不同方式所显示的情感力量,以及这一情感力量在不同结构中如何层层推进,实现其情感叙事,展示其文本动力;与此同时,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在与读者动力的结合中,实现二者的和谐共鸣,展现其独特的艺术力量。
二 成果的主要价值
该成果力图从一系列最为重要的层面出发,构建诗歌叙事学的基本框架。其中涉及许多国内外研究者此前几乎从未涉足的领域,如抒情诗的“外故事”及外故事的主要类型,抒情诗的叙述时间及其具体表现,抒情诗的空间叙事及空间呈现,抒情诗的叙事动力等。该成果对上述问题做了开拓性的探讨,为进一步展开对这些富于意义的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照。对于一些研究者有所关注的问题,也进行了新的阐述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较为系统的诗歌叙事学的理论框架,其中对抒情诗所做的实践性分析也具有某种方法论的意义。该成果成为诗歌叙事学研究领域国内的第一部专着。
该成果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叙事理论与文本实践的密切结合。理论探讨以文本实践作为支撑,力图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该成果所引用作为例证分析的抒情诗歌总数约90首左右,其中中国诗人的诗歌占2/3以上。在中国诗人的诗歌中,大部分为自《诗经》以来的古典抒情诗。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切入,进行叙事学分析,以展现叙事学分析与研究的可行性。该成果引用的外国诗人的诗歌近30首,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波斯、印度、俄罗斯、英、美、法、爱尔兰、西班牙、匈牙利、荷兰等国诗人的抒情诗。从篇幅来说,既有庞德仅仅两行的《地铁车站》,也有18世纪英国诗人斯威夫特长达488行的抒情诗《斯威夫特博士死亡之诗》,国别和地域的广泛与诗歌篇幅的长短不一,意在表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种形式的抒情诗歌都可展开叙事学分析,同样也可展现这一研究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该成果在正文之后,尝试编订了“人名与作品题名索引”和“主题与概念索引”。索引在学术着作中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累有学者提出应在学术出版物中编订索引,但似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做这一尝试,力图使学术着作更为规范,也可为读者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