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武毅英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案例研究”(项目批准号:叠滨础110061)于2011年10月6日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会议室举行开题评议会。与会专_x0008_家在认真听取主持人、各子课题负责人对于课题思路、内容、方法、组织、分工、经费分配、课题进度和预期成果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后,对相关议题进行了认真质询、审核并形成以下结论和建议:
1.课题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社会流动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量变过程,社会分层是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作为社会流动的特殊形态_x0008__x0008_之一,在社会转型加快、经济波动明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对社会阶层内部结构的分化具有显着的作用与影响。该研究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和区域流动为切入点,选择若干案例,从多学科视角分门别类地考察毕业生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向上或向下流动)对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影响和差异,以及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_x0008__x0008_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机理,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课题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论证充分,有明显的创新性与前瞻性。该课题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结合起来研究探究其内在的关系并透过其表象进一步探究高等教育社会分层的功能与机理,其设计相当新颖,思路也很清晰,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此外,课题拟分层、分类、分专_x0008_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影响、差异进行实证研究,这一方面可以避免纯理论研究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地调研和资金节约,显示了该研究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研究基础扎实,组织有条不紊,经费分配适当,人员结构合理,实施方案可行。该课题是一项承上启下的研究,是继前一个相关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对人力资源配的作用与影响》的后续研究,因此研究基础扎实,资料积累丰富。此外,课题组长长期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和很强的课题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曾多次主持过省部级以上课题,已发表和出版了多篇、部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论着;其他课题组成员也都年富力强,其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完全能够胜任该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4.专_x0008_家组建议:(1)案例研究的范围可以再缩小一些,以便突出重点,因此选择的样本和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要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关系中尽可能挖掘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2)有条件的话,后续研究还可对国内、国外同类型大学、同一学历层次毕业生以及同类专_x0008_业毕业生在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方面的案例研究与比较。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