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国家一般课题“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现状及其革新研究”(批准号:BHA11048 )开题论证会在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多功能会议室举行。会议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孔起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顾荣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郭良菁作为此次项目评议专_x0008_家。课题负责人刘晶波,课题组成员崔丽玲、陈静、崔洁等参与了这次会议。
该课题通过调查和描述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现状,着重分析和归纳其特点、模式、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调查和评估我国各地区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具体状况,分析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因素;调查和分析当前制度环境、地区社会经济及文化因素和个体因素如何影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开展。着眼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行动研究构建适宜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践活动。
在开题报告会中,评议专_x0008_家就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了讨论与评估,并提出了以下叁个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一)对于研究设计的建议有两方面
1. 准确定位研究问题
评议专_x0008_家普遍认同研究者对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定位,认为社会领域教育实践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鉴于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各地社会领域教育也各有特点,专_x0008_家建议本研究能够把文本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准确定位研究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
2. 合理安排研究进程
鉴于本研究的地域跨度较大,实地考察受到幼儿园办学周期等因素的限制,评议专_x0008_家建议课题组合理安排研究进程,统筹规划研究时间。例如,在开展东中西部幼儿园社会领域现状调查时,可以将课题组成员合理分配至东部、中部和西部叁个研究小组中,各研究小组同时开展调查研究。
(二)对于研究方法的建议
考虑到课题组核心成员在师幼互动研究方面具有十分扎实的研究基础,评议专_x0008_家建议充分发挥课题组的研究优势,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进行微观层面的研究。具体建议是在各地选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园,通过聚焦一日生活中的师幼互动过程,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叁)对于研究成果的建议
本研究的目标是理清当前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现状,切实推进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践。因此,评议专_x0008_家建议课题组完成学术性研究成果的同时,为一线教师、家长及幼儿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拓展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例如,组织编写《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教师指导手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家长指导手册》、《幼儿品行教育绘本》等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指导丛书,或者就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拍摄相关的纪录片或情景剧等,作为教师培训或家园共育的材料
课题组成员在广泛征求评议专_x0008_家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设计做出了相应调整。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