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省常州市雕庄中学居莉萍主持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民工子女城市学校生活的适应性研究”(批准号:叠贬础110059),经过课题组的努力,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先期任务。根据课题组提出的开题申请,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开题专_x0008_家组于2011年12月9日在常州市雕庄中学对该课题进行了现场开题论证。参加会议的评议专_x0008_家组有:南师大心理学系教授谭顶良、江苏省规划办副主任蔡守龙、江苏省教科院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江苏省常州市教研室理论室主任龚国胜、江苏省常州市教研室理论室博士李令永。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常州市雕庄中学民工子女城市学校生活的现状研究、提高民工子女学业成绩水平的研究、民工子女城市学校生活心理调适研究、民工子女城市学校行为习惯研究、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提出采取措施提高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使其达到城市学校学生在该学段的一般水平,形成民工子女城市学校生活的心理干预与自我调适策略,促使民工子女养成与城市学校相得益彰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风貌。
开题专_x0008_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主持人的开题汇报、阅读了开题报告、了解了课题研究的进展状况和课题组成员的实际分工,与课题组成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形成如下意见:
民工子女城市学校生活的适应性问题,是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不仅关系到教育公平、教育公正,而且同社会和谐与稳定密切相关,因而课题选题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课题组对民工子女未来生活的基本价值判断符合该课题的基本发展趋势,课题组对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研究的重难点、研究背景等均有清晰认识,对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研究详实。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进一步明确、细化了研究内容,依据研究任务设立了恰当的子课题,课题组成员内部进行了合理的任务分工,并成立了相关研究小组。课题组在开题_x0008__x0008_之前,就本课题的核心问题咨询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并与该区域同类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课题组依据研究任务选择并确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了课题研究的创新_x0008__x0008_之处,确立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向。
基于此,开题专_x0008_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符合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的开题要求,经开题专_x0008_家组集体讨论决定,同意课题组按照课题研究的计划开展研究。同时,为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展开,建议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把握以下问题与建议:
(1)“适应性”是一个双向问题,课题组从学生、教师两个维度开展研究是可行的,但在学校层面如何来适应民工子女的需求方面还需加强;
(2)在研究内容方面,由于学生学习适应、行为习惯适应、心理调适叁个方面的能力在研究中可能会出现交叉,因此在研究中要注意各有所侧重。
根据专_x0008_家组的评议建议,课题组认真讨论,对课题研究作以下调整:
1、基于民工子女未来生活环境的不确定性,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并坚持“让民工子女成为积极的生活者”的理念,注重培养民工子女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2、基于课题研究进展状况,将申请书中“行为习惯与健康心理研究、良好学习习惯研究、师生和谐平等关系研究、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地域文化研究”的研究内容,调整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调适研究、民工子女城市学校生活心理调适的研究、民工子女城市学校生活人际交往的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