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201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_x0008__x0008_之二十七: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2013年01月10日15:33

2011年11月15日,由李政涛教授主持的国家一般课题“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批准号:叠础础110010)开题会议在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1107举行。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夏正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卜玉华副教授、张永副教授、王占魁博士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

该课题研究内容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加以呈现。首先,提出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历程是什么?其次,不同阶段的演变分别带来了什么?再次,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与教育改革实践方法论有何关联?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对相关学科研究方法论是如何接受与转化的?最后,基于现实状态,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叶澜教授等5位专_x0008_家,对李政涛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开题论证。论证组听取了开题报告后,与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形成了如下意见:

1.课题选题很有现实意义,研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方法得当。

2.课题研究团队力量强。课题主持人李政涛为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成果叁等奖等奖项。先后主持3个省部级项目,出版学术专_x0008_着6本。曾先后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14种颁厂厂颁滨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和《读者》等杂志转载。该课题成员中有的是教育科学专_x0008_业委员会的负责人和领导者,有的是学校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已取得了多项相关科研成果,为本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课题研究基础扎实,所在单位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好。本课题主要成员在撰写《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和《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等书过程中,积累了包括教育学原理在内多个学科一个世纪以来的主要研究文献;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1980年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数百篇,以及1990年以来出版的相关学术着作。课题组所在基地有独立的网络计算机房,可供数十人同时进行资料查询、数据处理;拥有成套的摄录像、录音设备;基地专_x0008_业网站可以为课题研究建立一个研究平台,进行网上交流,推广研究成果。

论证组成员一致认为,这次开题论证会表明,各个方面都对该课题给予比较大的期望,而且态度积极。专_x0008_家们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希望:

1. 建议在界说核心概念“当代中国”和“方法论”时指出界定的理由和依据。

2. 建议将视野打开,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历史上要再往前推,虽然是做当代中国的研究,但是历史不是割裂的,当代_x0008__x0008_之前的研究可以作为该课题研究的大背景。

3. 在研究方法论,建议一定要同时关注“言说中的方法论”和“存在于研究中的方法论”,前者是对方法论本身的自觉意识和反思,后者却是存在于研究结果表述中的真实存在的方法论。

4. 在研究教育时,需要用系统论,用复杂性思维把握深层次的生成性方法基础,合理借鉴其它学科知识和方法论。

5. 建议把“人”与“方法论”共同纳入研究领域中。

6. 希望我们自己的研究一定不能看不起教育学,一定不能没有教育的自我,需要真实地进入教育情境、教学情境,去分析真实发生的事情和真实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