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国家一般课题“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安徽工程大学举行。本次开题会的评议专_x0008_家由胡建华教授、朱家存教授担任,胡建华、江明等、教务处全体人员、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参加了开题会。
该课题将运用教育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原理,从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模式的视角来研究地方工科院校开展产学研的内在要求、方式方法、结合途径和运行机制等。课题首先进行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其次,研究地方工科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特殊性。再次,对地方工科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努力探寻地方工科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般模式。
胡建华教授认为干洪教授主持的课题“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理论与实践”开题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细化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将课题研究聚焦于地方工科院校,分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地方工科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特殊性研究、地方工科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证研究、地方工科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般模式研究4个部分,并根据这些研究内容设计了课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组织分工,制订了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和经费使用方案,这使得课题申请书上规定的任务和目标落到了实处,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提供了保证。建议: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范围。深化案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产学研成果显着的地方工科院校进行深入研究。
朱家存教授认为干洪教授主持的课题“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研究”选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对探索新的就业渠道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设计紧扣地方工科院校的实际,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采取多种研究,综合研究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研究路径和视角值得肯定。课题研究分叁个阶段实施,思路清楚,目标明确,实施步骤设计合理、严密,人员分工具体明确,任务分解和落实到位。研究进度和经费分配安排合理。预期成果明确可信。
根据评议专_x0008_家,“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范围。深化案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产学研成果显著的地方工科院校进行深入研究”的意见, 课题组对申请书中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组织、任务分工、研究进度方面作出了调整。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