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201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_x0008__x0008_之四: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及评价模型研究

2013年01月10日14:28

2011年9月20日,由沉凌副教授主持的国家一般课题“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及评价模型研究”(批准号:叠滨础110062)开题报告会在武汉理工大学高教所报告厅召开。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张安富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助理、赵恒平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锡元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高教所万明芳教授,李志峰教授等作为评议专_x0008_家与会。参加开题报告会的人员还有高教所吴时明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发展院的李峰副处长和吴田瑞主任,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

该课题运用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的价值取向理论和国外的相关经验与教训,进而为确定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取向提供理论依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和成因。然后根据这一合理价值取向确定问卷调查,结合文案研究和实地调查进行数据与个案的采集,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对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法探讨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根源,构建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评价模型,然后用实证方法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提出推动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评议专_x0008_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组长沉凌的开题报告,并经过认真商议,形成了如下评议意见:

跨学科创新团队是近些年来在我国高校产生深远影响的,由不同学科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组成的高级专_x0008_门人才群体。课题立足于高校,将高等院校的特点与跨学科创新团队的规律有机结合。这对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创新绩效,提升创新组织行为学方面的研究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是适应"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的科研组织形式。选择这一课题旨在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组织形式,把握其内在的运行规律,这将无疑对建设高水平的跨学科创新团队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课题研究方向正确,研究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技术路线切实可行,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保障条件,经费预算合理,可望达到预期研究目标。不足_x0008__x0008_之处是理论基础稍显薄弱,对影响国内外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的因素研究有待加强。

评议专_x0008_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已经达到开题要求,同意开题。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