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批准号:11&补尘辫;窜顿114)开题报告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炯研究员,《求是》杂志原副总编刘润为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张福贵教授等专_x0008_家应邀出席了会议。
项目首席专_x0008_家谭桂林教授就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项目的价值与意义、项目的主要思路、项目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项目的文献积累与工作计划等,向各位专_x0008_家和领导做了详细汇报,子课题负责人朱晓进、郑家建、汪卫东等教授也补充了自己对该项目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以及所负责子课题的准备情况。与会专_x0008_家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项目的研究重点尤其是研究工作中必须注意到的一些原则问题和具体细节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专_x0008_家充分肯定了项目论证严密、导向正确,准备充分,思路上有特色,学术上有超越,团队结构合理,体现出了学科融合的优势。专_x0008_家们从项目的立项意义和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立项的宗旨出发,对项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期望与要求。一是不仅要坚持实事求是,而且要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实事求是就是要充分占有资料,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发扬民族优良精神,也要发扬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要把“神化”鲁迅和对鲁迅的崇高评价区别开来。历史人物要看重大节,就鲁迅研究而言,鲁迅与民族命运与社会革命的关系才是大问题,才是大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看他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不要纠结于小节。二是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当前鲁迅研究中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有些学者总想把鲁迅从中国近现代革命进程中剥离出来,说鲁迅是个局外人。所以强化问题意识的本质就是强化责任意识,不仅阐释鲁迅,还要保卫鲁迅,要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历史进程中来看鲁迅的价值、鲁迅的精神。叁是希望项目组在文风上带一个好头,把西方的方法和合理的东西拿过来,充实到我们自己的系统中,但要注重群众观念。写文章就是要用平易的语言说出高深的学理。四是希望项目组通过这一研究工作进行学科团队建设,努力培养年青的鲁迅研究学者,鲁迅研究的未来在于青年,从这个角度看,培养年青的鲁迅研究者比做课题本身更为重要。另外,专_x0008_家们还就鲁迅与中国社会相关的程度如何把握、怎样处理一些重大的敏感的理论问题、有些子课题怎样去挖掘扩大研究空间、怎样处理子课题的章节重复等具体问题,与项目组成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谭桂林教授代表项目组对专_x0008_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做了回应,表示项目组全体成员将把各位专_x0008_家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贯彻落实到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去,争取把项目做成分量厚重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佳作。
(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供稿)
(责编:秦华、陈叶军)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