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和2012年3月8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项目批准号:11&补尘辫;窜顿112)先后举行两次开题论证会。
第一次开题论证会上,课题组成员讨论了评审建议与课题研究内容,并据此对研究结构和计划进行了微调。针对评审意见,课题组决定加重文献资料整理的比重,单独设立子课题,由吴俊教授、邓集田博士后负责,其他子课题负责人协同完成资料汇编(暂名《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料汇编》)。吴俊教授对资料编纂方式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各位子课题负责人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兼顾自己负责时段的资料收集。会议商讨了撰写体例,论着中每个子课题的字数约为5-10万字。并决定由黄发有老师先行撰写样张以供讨论。会议要求课题组成员对申报书中的子课题研究框架进行讨论和修订;要求成员发表研究成果时在文末注明课题获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资助信息。会上各位专_x0008_家对项目开展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
在第二次开题会议上,课题组邀请国内文学制度研究领域的专_x0008_家与会,南京师范大学朱晓进教授、苏州大学王尧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斯炎伟教授等,对第一次开题报告形成的研究框架进行学术论证,并提出完善建议。
一是文学制度的内涵与外延问题。文学制度应是对文学生产构成规约,引导文学走向,决定其生产、消费方式的体制、机制、规程、方针政策、群体性观念、约定俗成等的复杂体现。应根据“文学制度”的内涵,确定主要元素,根据文学评价与接受制度、文学传媒制度、文学社群倾向与生态机制、意识形态管控、传统文学制度等向度,完成学术建模,将政治、经济、文化场域中的隐性文学制度运作揭示出来。
二是应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功能的研究,比如,何种制度因素促成了特殊文体的生成?文学生态建构的制度因素何在?研究的文学史角度和文学制度功能的角度应结合起来,立论不宜专_x0008_断。专_x0008_家们认为,目前设置的研究框架偏重于存在状态和现象的研究,应对制度形成和变迁史进行充分衔接。
叁是对于具体研究方法而言,应有全面的历史描述,注重史料的合理运用,文学制度史不同于政治制度史,应注意专_x0008_业资料的疆界和功能。
四是应注重考察域外文学制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的影响,如苏联文学制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五是应基于文学制度的基本模态,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制度进行逻辑勾连,形成各子课题研究的内在呼应关系,如90年代文学与新世纪文学的衔接等。
与会学者与各子课题负责人还具体研讨了子课题的研究框架,并对样稿提出了参考意见。另外,专_x0008_家们还对研究文献进行了补充。会议决定近期再次举行课题研讨,以充分吸收专_x0008_家们提出的合理建议。
(责编:秦华、陈叶军)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