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站内搜索&苍产蝉辫;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项目动态

2011年度重大项目(第二批)开题报告_x0008__x0008_之四十一:《大藏经总目提要》编纂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012年06月04日14:10&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来源:

  2012年2月24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大藏经总目提要》编纂”(批准号:11&补尘辫;窜顿116)开题报告会在上海召开。参加开题报告会的专_x0008_家有复旦大学陈允吉教授、陈尚君教授、潘富恩教授、王雷泉教授、张庆熊教授、刘康德教授、郑伟宏教授、刘震副教授;上海社科院宗教所晏可佳研究员、葛壮研究员、刘元春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汤铭均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严耀中教授;上海大学贺圣迪教授、林国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瀚光教授;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纪如曼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张生泉教授;上海古籍出版社罗颢副编审;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贺圣遂等。

  项目首席专_x0008_家陈士强教授详细汇报了项目意义、总体框架、基本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拟突破的重点难点,以及目前的进展情况。他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叁派鼎足而立,并称“显学”,经千百年的流传,为世人留下了汗牛充栋的文献资料。而《大藏经》则是佛教经典的总汇,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为了整理这一文化遗产,帮助学人解决佛经用古文译写、深奥艰涩的难题,他从1983年6月起,就开始独立编纂现今唯一的《大藏经总目提要》。尽管本项去年立项,&苍产蝉辫;而实际编纂从1983年就已开始,迄今已历时二十九年。本项目是一部集目录、版本、提要、资料、考订于一体的大型佛学工具书。全书分为十册,对《大藏经》收录的各种典籍,按六级分类法编制,并予以详释。各大部_x0008__x0008_之首均有“总叙”,综述这一大类典籍的性质、历史、门类、存佚、收录状况和备考书目。对每一部典籍的解说,大致包括:经名(包括全称、略称、异名),卷数(包括不同分卷),译撰者,译撰时间,着录情况,主要版本,译撰者事迹,序跋题记,篇目结构,内容大意,思想特点,资料来源(或同本异译),研究状况。此外,还有经典源流的叙述,不同文本的对勘,史实的辨正和补充等。目前已完成出版的是《大藏经总说》一册(原名《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经典卷》)、《经藏》叁册、《文史藏》二册,总计六册;即将完成的是《律藏》二册;尚未写作的是《论藏》二册。在十册全部完成后,还要对先前已出版的《经藏》作增补,补入大乘经,并对《大藏经总说》作修订。

  陈允吉教授在发言中说,他读过《大藏经总目提要》已出版的六册提要,其深入、细致、全面程度,令人惊叹。本《提要》原有的编撰体例很好,应保持下去。陈士强教授独立完成这一项目,也有利于整套着作在学术观念、风格和标准上的统一。

  林国良教授指出,佛教中各种观点、派别分歧很大,将众多的典籍,篇篇解释清楚,难度极大。自古到今,能够通读、读通《大藏经》的有几人?本项目已出版了六册着作,完全可在学术界立足。其余四册,在约定的时间内写出,也是可行的。《经藏》的补录,可在项目完成后根据时间的许可再做。

  严耀中教授认为,《大藏经》可说是佛教的《四库全书》,陈士强教授的编辑身份,使他有广阔的知识基础,这是其优势所在。他建议,对于大乘经的取舍,应当选取《大藏经》中有代表性的部分,以免总量过大。

  陈尚君教授认为,《大藏经总目提要》是一部为研究者指示津梁、提供入门途径的着作,一旦完成,“经”、“律”、“论”叁藏的提要都齐了,在佛教史上足以不朽。目前,我国所见的很大一部分佛典来源于日本,日本本土对佛教经典保存丰富,研究深入,保留了众多唐写本、古抄本等,在考证、义理的研究方面,中国学界与_x0008__x0008_之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如能吸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已有着作的修订、再版和新着作的撰写,将大有裨益。

  王雷泉教授建议,近代欧阳建编《藏要》的思路,值得借鉴。他将讲学与刻经结合起来,注意物色合适的编校人才。对于大乘经,《藏要》中有《大般若经》等经典的介绍,本项目可借鉴它的框架,不必求全。

  张庆熊教授建议,作者在编纂《提要》的过程中,将有关的研究心得,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传给后来者,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葛壮研究员指出,目录学是学术研究的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说,本项目功德无量,对民族文化意义深远。建议编纂者多与佛教界人士沟通交流,为研究提供新视野。

  刘元春研究员认为,《论藏》部分的论着,是纯粹的理论推演,难以把握,建议按大小乘和宗派的划分,将其中重要的核心经典提炼出来,进行解读。史实的辩证和补充上,要考虑信仰层面和非信仰层面(学术研究)两方面的需要。

  贺圣迪教授指出,他在进行“中国佛教与地理”课题的研究时,从本项目已出版的《经藏》、《文史藏》中,获得了很多线索,进而查到了不少有用的资料。本项目的意义,在于给后人指点门路,推进佛教的研究,但其影响又不局限于佛教研究,还包括文、史、哲等各方面。

  周瀚光教授指出,他在作“佛教与科技史”课题的研究时,从本项目已出版的前期成果中,获益良多。作为一部学术工具书,本项目具有长久的使用价值。

  刘震副教授建议,本项目在体例已定的前提下,不妨作些开放性安排,尤其是研究资料和研究状况,可根据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由后人作增补、修订。“经”、“律”、“论”典籍的名称,也可考虑用梵文标注。

  罗颢副编审认为,本项目找准了自己的学术定位,从已出版的前期成果来看,内容丰厚,提示性强,把握了佛教经典的内在结构和义蕴。

  潘富恩教授在发言中,赞扬了这一项目的开创性工作和首席专_x0008_家严谨的治学精神,认为本项目一旦完成,必将传世。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郑伟宏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刘康德教授、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汤铭均副研究员等,也高度评价了《大藏经总目提要》的前期成果。指出,《大藏经总目提要》应当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延续下去,在未来由不同学人不断地完整化。

(责编:秦华、陈叶军)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