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5日,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周佑勇教授担任首席专_x0008_家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制度平台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批准号:11&补尘辫;窜顿160)在南京举行开题论证会。
国家交通运输部政法司副司长柯林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汪祝君,交通厅总工程师金凌,运输管理局局长汪学君,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叶必丰,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沉开举,北京行政学院教授金国坤,南京交通台“智勇在线”主持人智勇,建筑设计院总规划师段进,交通学院教授过秀成等专_x0008_家受邀出席项目开题论证会。此外,江苏省社科规划办、东南大学有关负责人,《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新闻单位代表以及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项目首席专_x0008_家、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周佑勇教授从课题研究背景及重要性、研究框架及子课题设计、预期完成目标、重点难点与创新,以及下一步研究方案做了全面系统的开题汇报。各位专_x0008_家一致认为,本项目选题意义重大、具有极大的前沿性和创新空间,研究方法创新、方案可行,课题设计体现了对我国现代城市交通发展重大问题的精准把握,抓住了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从制度建设与法律保障机制的缺失入手,真正体现了课题的重大性、交叉性、现实性。同时,专_x0008_家们纷纷从各自学科及城市交通实践的角度,对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集中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注重课题成果产出的表现形式及其典型意义。沉开举教授希望该项目可以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即得到认可、经得起检验的成果。金国坤教授则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的影响,推动现代城市交通制度与法律机制引导下的典型城市样本的形成。金凌总工程师希望对课题的落脚点,即“制度平台”应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成果形式上予以充分体现。智勇老师则总结了电台主持工作中掌握的南京城市交通矛盾焦点,对其成因提出自己的认识,希望课题组可以在法学理论上予以剖析,并提出具体的法律对策。段进教授认为,课题组要把重点放在解决交通问题的立法平台和制度保障方面。叶必丰教授提出通过网络方式,建立城市交通指数评价体系,以实现课题研究的影响力并有具体的先进表现形式。
第二,高度重视研究计划的设计及方法的科学性。王元春处长建议课题组进一步细化研究的技术路线、实现路径及时间节点。过秀成、叶必丰教授建议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首先对现有交通法律体系及已有法律案例予以全面的梳理。段进教授则指出交叉学科研究的误区,需要将重心放在制度建设与立法建议方面。汪学君局长认为城市交通制度设计和保障制度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和多管理部门的交叉问题,需要科学的交叉研究方法。
第叁,课题研究依托机构与研究团队的建设问题。柯林春副司长、汪祝君副厅长、金凌总工程师就课题依托研究机构--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支持方案,并提出与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合作共建的初步方案。汪学君局长推荐实务部门专_x0008_家加入课题具体人选。过秀成教授从交通学科向课题组提供了专_x0008_门人选。
第四,深入实践领域依托具体的城市交通发展项目。金凌总工程师希望课题组跟踪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市正在开展的“交通治堵”与“公交都市”项目,深入实践领域,奠定课题研究扎实的实践基础。金国坤教授则建议课题组结合北京市“治堵”实践入手,切入课题的研究。
最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汪祝君、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柯林春先后做会议总结,表示将全力以赴、大力支持该项目研究工作,希望能够以本项目为契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全面加强与课题组_x0008__x0008_之间的战略性合作,以期获得更具有针对性和重大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切实服务于政府在交通法治领域的科学立法决策。
(课题组供稿)
(责编:秦华、陈叶军)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